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? 產(chǎn)品展示 ? 宿根地被
金魚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株高20~70厘米,葉片長圓狀披針形。總狀花序,花冠筒狀唇形,基部膨大成囊狀,上唇直立,2裂,下唇3裂,開展外曲。有白、淡紅、深紅、肉色、深黃、淺黃、黃橙等色。
可盆栽,因其花色艷麗,非常適合觀賞。原產(chǎn)于地中海地區(qū),分布區(qū)域南至摩洛哥和葡萄牙,北至法國,東至土耳其和敘利亞。金魚草因花狀似金魚而得名。
多年生直立草本,莖基部有時(shí)木質(zhì)化,高可達(dá)80厘米。莖基部無毛,中上部被腺毛,基部有時(shí)分枝。葉下部的對生,上部的常互生,具短柄;葉片無毛,披針形至矩圓狀披針形,長2-6厘米,全緣。
總狀花序頂生,密被腺毛;花梗長5-7毫米;花萼與花梗近等長,5深裂,裂片卵形,鈍或急尖;花冠顏色多種,從紅色、紫色至白色,長3-5厘米,基部在前面下延成兜狀,上唇直立,寬大,2半裂,下唇3淺裂,在中部向上唇隆起,封閉喉部,使花冠呈假面狀;雄蕊4枚,2強(qiáng)。